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畫
計畫簡介
全球行動通訊技術發展已邁入第五代(5G),其具備傳輸速度更快、高頻寬、高密度及低延遲等特性,有利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物聯網等服務之商業化;其龐大商機亦可帶動產業各種創新應用的蓬勃發展。
交通運輸及觀光旅遊產業涵蓋陸海空領域,其衍生之產品與服務牽動產業生態系極廣泛,為加速5G技術在前開產業上的創新應用,有賴政府以政策工具催化學術界、研發單位及產業界形成緊密的跨域合作關係,從服務創新的視角扣合消費端的顧客需求。
交通部係交通運輸及相關場域之主管機關,對產業發展亦有關鍵影響,爰於108年成立交通科技產業會報,建立跨域溝通平台,整合相關資源能量,推動交通科技產業創新,並編訂交通科技產業政策白皮書,作為施政重要依據。為應用5G創新技術以落實前揭政策白皮書所定策略措施,本計畫將針對智慧鐵道、智慧旅運、智慧車聯網、智慧海空港、無人機等產業所需,規劃併採政府出題、產業解題之由上而下引導方式,以及產業自訂研發主題、由下而上提供解決方案等兩種推動作法,輔以部分經費補助,鼓勵企業投入研發與創新,開發具市場競爭力之產品或服務,提升自主研發能量技術,期以提升我國產業附加價值、產業結構優化,並鏈結國際市場。
一、政策依據
為掌握 5G 蓬勃發展,以及帶來龐大商機的契機,行政院於 108 年5 月 10 日核定「台灣 5G 行動計畫」(108 年至 111 年),預計 4 年投入 204.66 億元,以鬆綁、創新、實證、鏈結等策略,全力發展各式 5G 電信加值服務及垂直應用服務,打造台灣為適合5G創新運用發展的環境,藉以達到提升數位競爭力、深化產業創新,實現智慧生活的目標。
圖1、台灣發展5G 的三大目標
資料來源:行政院第3655 次會議「台灣5G 行動計畫」,2019 年6 月
其中將著重在包括(一)推動5G 垂直應用場域實證、(二)建構5G 創新應用發展環境、(三)完備5G 技術核心及資安防護能量、(四)規劃釋出符合整體利益之5G 頻譜、(五) 調整法規創造有利發展5G 環境等五大發展主軸。其中與本計畫最直接相關的則是主軸一「推動5G 垂直應用場域實證」與主軸二「建構5G 創新應用發展環境」。
圖2、台灣發展5G 的5 大主軸
在「推動5G 垂直應用場域實證」主軸中,將著重在運用公私協力的方式建構多元實證場域,同時運用實證場域運作帶動國內業者的參與,鼓勵進行各項5G 應用之技術實證(PoC)、服務實證(PoS)與商業實證(PoB),以加速推動5G 垂直應用生態體系的成形,其中包括智慧物流、智慧交通、智慧醫療皆是其中的發展主軸應用項目。此外,亦將同時檢視相關法規規範,針對未來應用的發展,進行法規的調整或是放寬。
而在「建構5G 創新應用發展環境」主軸中,營造5G 跨業合作平台,扶植5G 新創業者並降低技術、資金、法規等門檻,此外透過各種管道培育5G 技術與應用人才,滿足5G 產業發展需求;同時結合國內廠商力量,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、文化科技、智慧醫療等5G 創新應用標竿實例,帶動5G產業茁壯發展。
整體而言,隨著先進的資通訊科技被導入於交通運輸領域,如車路人聯網(Vehicle-Infrastructure-Person Network, VIP-Network)及人工智慧影像辨識與資料分析技術等,帶來許多破壞性的創新性服務出現,另一方面,在轉變過程中也對既有的法令規範及運輸生態帶來相當大的衝擊。基此,政府亟需積極參與探索5G 加入後於各類交通科技之創新應用,及驗證相關產品技術與服務的可行性,進而推動相關技術成為整體之解決方案,使其發揮應有的正面效益。因此,本計畫擬透過政策引導方式,協助國內相關產業進一步提升技術能量及國際市場競爭力,再者也吸引國際業者前來,加速應用環境的建構,使我國成為全球5G 創新交通服務的試煉場。
二、計畫目標
交通是串聯生活與產業活動的血脈,相關產業亦是帶動國家整體產業發展的重要火車頭。故先進國家對於新興智慧交通科技( 如自駕車、車聯網、交通行動服務等)均積極投入創新服務實證布局,而5G 技術的發展,更給交通應用帶來新的服務開展的可能性。為此,本計畫目的在推動5G 智慧交通應用實證,並由實驗場域引動國內新興智慧交通服務發展的同時,亦將連結人工智慧、物聯網與5G 技術,形成跨領域整合,使設備技術多元、服務跨域,擴大智慧運輸產業生態圈,從標準化感測通訊設備、數位內容匯流格式及共通開放平台等,期以場域中的新興科技應用實證為基石,拓展智慧運輸產業標準、營造創新產業生態系。
圖3、計畫架構
資料來源:本計畫整理,2020年5月
1.創新5G 交通科技產業推動架構,促成公私協力,加速產業發展。
2. 鼓勵產業投入5G 相關交通科技研發及服務創新。
3. 加速推動 5G 技術創新成果擴散與應用。